山洪灾害调查分析评价
(一)摘要: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计算方法,综合分析评价防治区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绘制危险区图。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用于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重点集镇的现状防洪能力,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洪水风险管理能力。
山洪灾害风险隐患调查与影响分析是在前期开展的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针对上述潜在风险隐患因素,提出补充调查评价技术方法,用于确定这些山洪灾害风险隐患的可能影响、影响范围或防治对象。山洪灾害风险隐患调查与影响分析成果用于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补充危险区清单,修订预警指标,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提供支撑,指导强降雨期间风险隐患点巡查监视、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等。
(二)山洪灾害调查分析评价任务:
1、山洪灾害调查。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现状等基础信息,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和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
(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
(4)沿河村落危险区详查
(5)涉水工程调查
(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
(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
(8)典型小流域历史洪水调查
(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
(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
(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1)暴雨洪水计算
(2)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
(3)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预警指标分析
(4)沿河村落危险区图制作
(5)撰写分析评价报告
3、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以已有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补充调查和实际发生的山洪灾害事件,建立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明确监测站点、预警指标、责任人等内容。
(1)危险区防御对象清单
(2)危险区监测预警体系清单
4、动态预警指标。在小流域山洪风险评估基础上,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考虑小流域前期降雨和土壤含水量,确定小流域动态预警指标。探索以防治村为单位,按照山洪类型及危险性程度, 确定村级预警指标。
(1)确定预警时段
(2)分析土壤含水量
(3)计算临界雨量
(4)综合确定预警指标
5、在前期开展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及成果基础上,补充调查山洪灾害风险隐患要素并分析其影响,用于提高山洪灾害防御精细化水平。
(1)跨沟道路与桥涵调查
(2)沟滩占地情况调查
(3)多支齐汇和干流顶托调查
(4)其他隐患类型调查(束窄、急弯等)
(5)风险隐患影响分析
(6)成果整理与应用